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立足大局、統攬全局、引領變局、開拓新局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冻捎宓貐^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要積極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管理模式,把市場監管領域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作為了重要課題,以此化解經濟模式高度交互情況下行政區和經濟區沖突的誘發矛盾,避免經濟圈行政區職能重疊干擾的同時維護各自主體的利益。內江市市場監管局強化與毗鄰地區市場監管部門互聯互通,統一一個標準織密、一張網絡建立一條通道,著力探索基層市場監管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一線實踐“內江模式”。
打通“一面墻”,實現市場準入“同標準”
內江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橋頭堡”,與重慶榮昌、永川等地地域緊接,各自經濟主體間商務協作溝通頻繁。長期以來,毗鄰地區間為市場主體準入提供便利化存有細微差異,同時因市場主體準入平臺未實現數據共享,證照辦理不能做到當場辦結,造成辦事企業往返跑路。打通與毗鄰地區在市場準入上實現“準入同標”,上級有部署,內江有需求,人民群眾有期盼,市場監管有行動。內江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率先赴重慶市市場監管部門學習調研,與榮昌、永川市場監管部門及本市財政、公安等部門協同對接,出臺了《內江商改16條措施》及配套文件,相關服務市場準入措施舉措力求與毗鄰地區完全一致。自市本級開始試點向全市推開,通過建設企業開辦專區、為新開辦企業提供免費印章并提供免費郵寄服務等舉措,實現企業開辦“一門進出、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采集、一網通辦、一日辦結”,做到了營業執照異地辦理“互辦互發、立等可取”,成功構建起市場準入“跨省通辦”服務格局。截至2021年11月,全市系統為新開辦企業發放免費印章3068套12272枚,四川秋波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在重慶永川即領取了由內江市場監管部門頒發營業執照,市場準入的便利度和辦事企業的滿意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結成“一張網”,匯聚監管執法“同向力”
織密織牢市場監管網絡,形成執法監管聚合力量,內江市場監管局以推進市場監管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為著力方向,推進與毗鄰地區執法監管協調合作機制,以一體化監管構建大市場監管格局。與毗鄰地區市場監管部門建立案件移送、執法協助、聯合執法等機制,開展食品安全協同監管,與重慶榮昌區等地開展食品安全監管一體化協作,以安富—石燕橋、吳家—白合、盤龍—界石、遠覺—界石、清流—田家、嘉明—金鵝毗鄰地區為重點,覆蓋生產環節、經營環節、餐飲環節、監督抽檢、執法協作、應急處置等領域,對交接地段內的“壩壩宴”經營者協同監管,推動與榮昌等地毗鄰地區食品生產經營規范管理。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工作專家咨詢制度和第三方評估機制,內江作為全省首個市州代表接受川渝公平競爭審查互評,獲得A++最高等級評價。建立特種設備安全協同監管機制,跨區域聯合檢測壓力管道、游樂設施等,共守安全底線。建立內榮、內永重點品牌保護名錄、高價值專利保護名錄和優質地標產品保護名錄,實現“甜城味”等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名單互認和協同保護,將全市22家優質企業納入保護名錄,向毗鄰地區市場監管部門移交專利侵權案件線索,協同構建形成區域品牌資源共享及保護網絡。
建立“一通道”,畫出消費維權“同心圓”
消費熱才能經濟活,鼓勵群眾在成渝地區敢于消費、放心消費、積極消費,多措并舉促進商業消費平穩增長,是增進成渝雙城經濟圈經濟活力,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重要內容。內江市市場監管局與毗鄰地區加快協同建立起消費維權快捷通道,建立和完善與毗鄰地區的消費糾紛聯合受理、協同處置機制,為消費者提供多類、多個、多地維權渠道,互通消費維權工作信息,共同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維權方便快捷的放心舒心消費目的地。內江召開成渝主軸城市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工作現場會,承辦“2021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消費與發展論壇”,先后與重慶市榮昌區、大足區、永川區、璧山區等地簽訂了消費維權合作協議書。消費者在任何一地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產生消費糾紛,可在本地進行投訴,也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放心舒心E平臺實現與毗鄰地區內的購物商家直接協商和解,要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參與實現消費糾紛在線調解,大大降低了往返兩地的成本,實現消費者 “足不出戶”異地維權,構建消費維權共治共享新格局。內江“三調一和”(即行政調解、人民調解、社會調解、企業和解)+“閉環解決”(即宣傳引導、線上線下、事前事后、示范引領)的消費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被媒體廣泛報道,成為全市深化改革、綜合治理等工作特色亮點。(內江市市場監管局 鄭 揚)